close

        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地方,隨著孔子和儒學地位的提高,孔廟的祭祀數量也逐漸增多,規格也越來越高,除了孔子後裔舉行的家祭,更有隆重的國祭,國祭一般是派遣大臣前往孔廟致祭,其中有的在都城孔廟舉行,而更多的則是派人前往曲阜孔廟進行祭祀。據不完全統計,自東漢至清末,朝廷派遣大臣前往曲阜孔廟祭祀孔子的達196次之多,歷代皇帝親自到曲阜祭孔子的也有91


        孔廟的建築是仿照皇宮的規制而建造的,共有九進庭院,前後貫穿在一條長達 一公里 多的中軸線上,左右排列基本對稱,共包括一閣、一壇、兩廡、兩堂、三祠、五殿、十七碑亭、五十四座門坊,總計有104座建築、466間房屋,佔地面積9.6公頃。下圖為曲阜孔廟的總體平面圖。


       


(一)金聲玉振坊


        這是孔廟的第一道石坊~金聲玉振坊,〝金聲玉振〞源自於《孟子》:「孔子之謂集大成。集大成也者,金聲而玉振之也。金聲也者,始條理也;玉振也者,終條理也。」古代奏樂以擊鐘(金聲)開始,以擊磬(玉振)結束,〝金聲〞、〝玉振〞就代表奏樂的全部過程,孟子以此為喻,象徵孔子思想集古聖先賢之大成,此坊建於孔廟前端寓意孔子是集大成的聖人。下為金聲玉振坊的正立面。


         


        它是一坐石質的牌坊,建於明嘉靖十七年(1538年),該石坊為三間四柱三樓式樣,衝天柱式,石柱為八稜體,下部附有抱鼓石,柱頂飾有蓮花寶座,寶座上各蹲踞一隻獨角怪獸~〝辟邪〞,俗名〝朝天吼〞,這是封建社會王爵府第才可使用的裝飾物。石坊的兩側額枋上淺雕有雲龍戲珠圖案,明間(正中間)額枋上刻有四個紅色大字〝金聲玉振〞(下圖),為明朝山東巡撫,著名書法家胡纘宗手書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下為金聲玉振方後方的一座石橋,過橋後即來到孔廟第二道石坊~欞星門了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下為位於石橋橋身兩側的石製龍首排水口,其名為〝散水螭首〞,所謂的〝螭〞(音〝吃〞)或應稱〝蚣蝮〞,為龍的九子之一,其性喜水而善飲,古人多用作橋拱之圖飾或是屋頂的龍形排水口,當其鎮於橋拱頂端兩側,面向滔滔河水,寓示大橋會永避水害,長存永安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這是位於石橋橋面中央的〝御路石〞(又名丹陛石),其源於皇宮之中軸線上之台基御路上之雕鑿雲龍的斜面石塊,只有皇帝才能使用,此處雕鑿雲龍圖案,以示皇帝為真龍天子身份,後為民間廟宇及孔廟所沿用


       


(二)欞星門


        欞星門(下圖)是孔廟的第一道大門,欞星即靈星,相傳天上二十八星宿中有個掌管教化的星名〝欞星〞又名〝文曲星〞、〝文振星〞,古人認為它〝主得士之慶〞古代祭天先要祭祀靈星。孔廟設欞星門,是把大教育家孔子比做天上施行教化、廣育英才的文星,意為尊孔如同尊天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其明代初年建時為木結構,清乾隆十九年(1754年)重修改為石柱鐵樑,它為四柱三間火燄沖天柱式石坊,下設柵欄門,左右接牆垣,坊高10.34公尺,圓柱上下兩節,柱前後有石鼓夾抱,兩節相接處加石戧柱斜撐。下為欞星門的背立面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四根圓柱上刻有祥雲,頂雕怒目端坐的天將;鐵樑上鑄有十二道龍頭紋飾。額枋上雕火燄寶珠,明間(正中開間)額枋由上下兩層石板組成,上刻條環花紋,下鐫刻乾隆皇帝手書〝欞星門〞三個大字,上附有玉璽(如下圖)。


       


(三)下馬碑


        孔廟的威嚴、崇高,首先體現在孔廟前面的〝下馬碑〞。穿過金聲玉振坊,迎面就是欞星門,門的兩側分別豎立一幢石碑,上書〝官員人等至此下馬〞等字,在古代凡進入孔廟或從廟前經過者,不論官職大小都應當下馬、下轎,以表示對孔子的敬重。下為下馬碑,在台南孔廟的大成坊旁,也豎立有一幢下馬碑。


       


(四)太和元氣坊


        欞星門後面是〝太和元氣〞坊(下圖),此坊建於明嘉靖二十二年(1544年),坊上四字為明朝嘉靖進士、時任山東巡撫的曾所書。〝太和元氣〞取自《易經》〝保和大和,乃利貞〞語,古代〝大〞與〝太〞相通,〝大和〞即〝太和〞;元氣,大化之始氣。因此古人認為是太和元氣哺育了世間萬物,孔廟中建坊以此命名,是把孔子之道比作太和元氣,用以顯示孔子思想與社會生活之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。


       


(五)至聖廟坊


        〝太和元氣〞坊再往北就是〝至聖廟〞坊(下圖),至聖廟本名為〝宣聖廟〞,清雍正七年(1729年)改建時易為今名,後世尊崇孔子為〝宣聖〞、〝至聖〞,至聖廟就是最偉大的聖人孔子之廟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封建時代尊崇儒家的著名思想學者為聖人,因而孔子被尊為〝至聖〞,意指他是最高的聖人。與之相應周公被尊為〝元聖〞,他的思想對儒家學說產生了深刻影響;孟子為〝亞聖〞,他在儒學發展史上地位僅次於孔子;顏回為〝復聖〞、曾子為〝宗聖〞、子思為〝述聖〞,都表明了他們在實踐孔子學說方面的卓越貢獻。下圖為至聖廟枋明間額枋的近景。


       


(六)聖時門


        〝至聖廟〞坊後面是孔廟的第二道大門~聖時門(如下圖),始建於明永樂十三年(1429年),清光緒二十三年(1879年)重修。此門建在高約1公尺的台基之上,三券(門洞)拱門,飛檐斗栱、綠琉璃瓦覆頂,為歇山式屋頂的建築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〝聖時〞出自《孟子.萬章下》〝孔子,聖之時者也〞一語,孟子將中國古代的四位聖人做了比較,認為在四人中孔子是他們當中,能通權達變、最適合時代需要的人,此名由雍正皇帝欽定,匾額(下圖)原為乾隆皇帝題寫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古時皇帝到曲阜祭祀孔廟,要行〝三跪九叩大禮〞,帝王走聖時門、歷代衍聖公出生時要打開〝聖時門〞,除了這兩種情況外,此門不輕易開啟。下圖為位於聖時門台基階梯中央的雙龍戲珠丹陛石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穿過聖時門後空間豁然開朗,偌大的庭院之中,古柏森森、芳草如茵(下圖)。


       


(七)璧水橋與弘道門


        在庭院北部一水如璧、曲水環繞,其上建有一座三孔石拱橋,石欄杆雕刻精緻,名為〝璧水橋〞,這同北京紫禁城的金水河與金水橋一樣,顯示了古典建築的威嚴壯觀,璧水橋北就是弘道門(如下圖)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弘道門是孔廟的第三道大門,明洪武年間始建,明弘治十七年(1504年)修建,清代重修,門的名稱是雍正七年(1729年)雍正根據孔子〝人能弘道〞一語欽定,意思是人能夠將〝道〞弘揚光大。儒家注重傳統,崇尚先王之道,作為儒家經典四書之一的《中庸》就說,〝仲尼祖述堯、舜,憲章文、武〞,孔子認為堯、舜、文、武是古代的聖 王明 君,他們能夠選賢任能以至無為而治,他們創造了禮樂制度文明。孔子通過先王之道的總結與繼承,形成了系統、完備的思想理論,實踐了〝人能弘道〞的理念。下圖為弘道門樑枋處的蘇式彩繪裝飾。


       


(八)大中門


        弘道門北是大中門(下圖),這是孔廟的第四道大門,也是宋代以前孔廟的大門,該門為五間、綠琉璃瓦建築,形制較弘道門狹窄,明弘治年間重修,現在所見的樣貌為清代建造的。門左右兩旁各建有一座綠琉璃瓦角樓,同孔廟北牆兩端的角樓對稱分佈,是元至順二年(1331年)為使孔廟像皇宮一樣威儀而建立的,明清時期進行了重修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該門原名為〝中和門〞,後改為今名〝大中門〞,〝中〞之前加〝大〞字,更強調了孔子和儒家的〝中庸〞思想。下圖為大中門樑枋上的旋子彩繪裝飾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istideyv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