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     已有3千多年歷史的特洛伊古城,世人本以為它只是神話故事《伊里亞德》裡才有的地名,是希臘神話中特洛伊戰爭中的戰場。人們對特洛伊的熟知是因希臘神話木馬屠城計而來,但對於考古與歷史學家而言,目前是一片殘跡之地的特洛伊卻是了解歐洲文明源起,以及荷馬長篇史詩對西洋文化2千年來的深遠影響,有著極深的貢獻。


        長久以來對於特洛伊是否真實存在,一直都是西方歷史上的懸案,直到1871年德國業餘考古學家修利曼(Heinrich Schiemann)在達達尼爾海峽南方發現了特洛伊遺址,終於使得神化野史得到了實物根據。這裡早在西元前3千多年左右就形成了聚落,時值青銅器時代初期,爾後歷經多次的繁華落敗,其間亞歷山大大帝還在此建造雅典娜神殿,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,這座古城終於淡出了歷史的舞台,湮沒於荒煙蔓草之下,直到19世紀才被從小深受荷馬史詩影響的德國人修利曼,在散盡家財後終於發掘出土,其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黃金、白金飾品、黃金王冠等珍寶,但遺憾的是他並非專業考古學者,當他一心一意地挖掘古城尋找寶藏時,也無形地破壞了其他年代的遺跡,造成古城無可挽回的嚴重損害。


        如果看過飾演希臘武士阿基里斯(Achilles)的布萊德比特(Brad Pitt《特洛伊戰爭》,那您一定對停在恰那卡雷(Çanakkale)港口的那隻木馬很有印象,以往的遊客對「木馬屠城」的木馬記憶,主要是來自在特洛伊遺址入口處,那可以爬進爬出的木馬,但自從這部電影拍攝完畢後,劇組就將電影中那隻木馬送給了土耳其境內的恰那卡雷,而我住的飯店門對街剛好就是這隻木馬的展示地,就順便拍了下來。
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下圖是特洛伊遺址入口處的木馬,其建於1975年,高兩層樓,可由陡峭的木梯爬至內部參觀,但若是您跟我一樣認為由木馬上可以觀望整個遺址的話,那您可能會跟我一樣失望,上面的景色實在是不怎樣!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特洛伊遺址深達九層,各個文化層清楚顯示每個不同時代的城市發展。最底層的年代可追溯至西元前三千年,第一至第五層(約在3000~1700B.C.)相當於青銅器時代晚期文化;第六(1700~1250B.C.)及第七層(約1250~1000B.C.)的年代接近特洛伊戰爭時期,因為此時開始呈現印歐民族的文化表徵(相當於邁錫尼文物的同時代);第八層(700~85B.C.)為希臘化時期的建築;最上層第九層(85B.C.~A.D.500)則是羅馬帝國時期的遺跡,現在還保留著明顯建築樣貌,如小劇場、浴場等。


        下二圖為位於特洛伊遺址展示廳旁的儲油廠遺址,遺址內出土了若干陶製水管道及大型儲藏橄欖油的陶罐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


(一)東塔與城牆(第六期)


被二座城牆圍合的狹窄通道,即是東城牆所在位置,這傾斜的東城牆,僅用幾塊石塊擋住,在通道中設有城門,用來防禦外敵入侵,這裡是特洛伊黃金時期的遺存之一。下圖突出於城牆的方形石造建築遺跡,為當初東城牆的防禦塔樓,今僅存石造基座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下二圖為東城牆的近景,其中位於左邊的為特洛伊第六期的城牆,右邊為特洛伊第一期的城牆遺跡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


(二)雅典娜神殿(第九期)


當時該城的居民以希臘移民占絕大多數,特洛伊市區規模在此期達到鼎盛,此神殿為亞歷山大大帝所建造,其位於希薩立克山丘東北方。圖中石牆即為雅典娜神殿遺存的基座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下二圖為現今殘存於神殿遺址上的大理石殘件,神殿因盜採而荒廢,當初的天花板裝飾也散落於此,只能由這些殘件想像當年的輝煌壯麗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


(三)麥加隆式房屋遺跡(第一期)


4500年前的該城第一期、第二期時代的房屋,是以石頭奠基其上再砌以泥磚牆壁,麥加隆式(megaron)即是神殿的原形,其建築式樣為入口大廳為沒設立支柱,呈現開敞的空間。下圖為原麥加隆式住屋的遺跡。


         


下二圖為經考古復原後的麥加隆式建築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


(四)修利曼的挖寶遺址(第二期)


修利曼發現的寶藏地點位於聖域北側,修利曼深信這些寶藏都屬於特洛伊最後一位國王普里阿莫斯的財寶,但其實這些是遠比特洛伊早1千年前的遺物。可惜因修利曼到特洛伊的目的是尋寶,而非專業考古學者的學術發掘,因他的胡亂挖掘導致重要的地層關係嚴重擾亂,為以後的考古復原工作帶來無法彌補的永久缺憾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


(五)水井遺跡


這是該城當初該城居民取水的水井,現殘存有由石塊砌築的部分井壁,但井早已被土石塞滿乾涸了


       


(六)城門坡道(第二期)


在第二期時代以大塊大理石鋪設的坡道,由西南城門延伸至城外,坡道兩旁修飾整齊。解說員說這條就是當初木馬進城的坡道,不過以馬車可以通行的角度而言,這坡道的坡度看來似乎過於陡峭,因此有些學者對這條坡道的功能存疑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下圖為城門坡道旁的城牆遺跡,可見城牆外側的護城壕還滿深的,所以若真如解說員所言,當初木馬是由此坡道推入城中,以木馬的自重及坡道所產生的阻力,哇~那當初推木馬時肯定是件大工程,必定需要不少人來推行吧!


       


(七)南門與崗哨塔(第六期)


被荷馬歌頌為"壯烈之門"的應該就是這座南門,當時的特洛伊戰士勇敢的穿過此門直奔戰場,而阿齊雷斯與特洛伊統帥赫克特爾王子也是在這裡決鬥,南門是昔日古城的正門,因此城牆旁邊設有崗哨塔。下圖為南門與崗哨塔的復原示意圖。


       


下二圖為復原圖中崗哨塔現今殘留的石造地基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


圖中為南門與崗哨塔間的門道遺跡。


       


(八)聖域(第九期)


這裡是昔日舉行儀式的場所,建於希臘人統治的第八期與第九期,據傳波斯國王於西元前480年曾在此獻上公牛100頭祭神,而亞歷山大大帝也曾於西元前334年在此獻上貢品祭拜眾神。下二圖為聖域現今的模樣,而中央的祭壇當初曾置有女神像,今僅剩石造台基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圖中的兩座石砌古井是當時祭祀時,用以儲存及放流牲禮的血之用。


       


(九)浴場(第九期)


下二張圖為羅馬帝國時期所建造的浴場遺跡,現僅存部分牆基及石柱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


(十)歐迪翁小劇場(第九期)


特洛伊遺址當中保存狀況較好的就是這座小劇場,其建於羅馬統治時期,當初有木製的屋頂,規模不大但音效卻不錯。6世紀初的大地震使得特洛伊古城從歷史上消逝無蹤。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


        若你對特洛伊古城存在著無限的期待,當你到達這裡時可能會悵然若失,因現今這裡只有一片片荒蕪的土堆與石塊,讓你很難與千年前偉大的史詩產生連結,所以你若來此參觀請發揮無窮的想像力,幻想著這繁華落盡的夢境古城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ristideyv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